面癱患者進行面部肌肉的自主運動或被動運動鍛煉,可促進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復。在肌電圖確定有神經變性反應或肌肉失神經支配后,應早期開始運動治療及自我按摩,患者可對著鏡子自行鍛煉。每日1次,每次20~30分鐘。
面肌訓練的原則:肌力2級以下時可用手指幫助做被動運動,肌力3級以上時做主動運動,同時進行速度、靈敏度、協調性的訓練。
訓練方法:
①額肌:抬眉,做吃驚樣的動作,蹙額;中指與眉平行放在眉毛上,讓患者抬眉的同時上舉患眉,另一手的手指壓在健側眉毛上,限制健側肌肉運動。
②皺眉肌:皺眉,兩眉向中間集中,中指放在患側眉毛內端向中間推,另一手的手指限制健側運動。
③眼輪匝肌:用力閉眼,將中指壓在眉毛上(眉弓上),輕輕向下方推,眼瞼閉合。注意勿使中指壓到眼球,用另一手抑制健側閉眼動作。
④鼻根肌、鼻肌(翼部、橫部)、鼻中隔下降肌:前者可令患者皺鼻根部來完成;后者可令患者張大鼻孔、伸長鼻下部位來完成。
⑤提上唇肌:讓患者提上唇,并向前突出,治療者將手指放在上唇上,把唇向鼻孔處提起;將食指中指放在上唇緣處輕輕上提,健側上唇要用手指抵住,限制其活動。
⑥提口角肌:讓患者示齒,引口角向上后方;治療者手指可向上方牽拉口角,以助麻痹側口角上提。
⑦笑肌、顴骨肌:讓患者像笑時那樣引口角向外上方,可將食指稍放入患側口角內或放在口角上,向外牽拉;注意限制健側運動,可給健側口角一些阻力來完成。
⑧頰肌:閉嘴引口角向后,指尖可放在口角上向后牽拉口角,注意限制健側口角的運動。
⑨口輪匝肌、頦肌:讓患者將上下唇噘起,用手指由上或下唇的下外方向中央推擠口唇,在健側上下唇施加阻力,限制健側運動。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