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曲霉素可能隱藏在這些地方
發霉的花生、玉米、谷物、豆類等
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里最容易藏有黃曲霉毒素,如玉米、花生等,一旦霉變黃曲霉素含量就很高,特別是花生最容易滋生黃曲霉毒素,如果一包花生里有一顆花生霉變,最好將整包花生都扔掉,因為黃曲霉菌是以孢子形式傳播的,食物極易牽連霉變;還有大米、小米、小麥、豆類、薯類也會含有黃曲霉素,因此如果米飯有異味了最好不要再吃了。
另外,動物肝、調味品等食品中也常被檢出,蔬菜水果、飲料、酒類等其他食品少見被黃曲霉毒素污染。
發苦的堅果
除了花生,黃曲霉毒素還存在于瓜子、杏仁、開心果等堅果中,堅果在霉變過程中會產生黃曲霉素,如果吃到變苦的瓜子、杏仁等堅果,一定要及時吐掉并且漱口,如果經常食入會增加肝癌風險。大家在吃堅果前也一定要仔細檢查是否霉變。
小作坊榨的油
小作坊的生產工藝大多比較簡單,不能對原材料進行精煉,無法去除有害物質,如果原材料發霉,所榨出的油中就可能帶入黃曲霉素,所以買油應認準有信譽的大品牌。另外,久放的植物油也可能會產生少量黃曲霉素。
用久的筷子
用久的筷子,洗后沒干很容易滋生黃曲霉素,大家在使用筷子時,每天都要觀察一下,筷子表面是否附著斑點,特別是霉斑。如果筷子上出現非竹子或木頭本色的斑點,表示該筷子很可能已經發霉變質,不可繼續使用。建議筷子半年換一次,用完及時仔細清洗,洗干凈之后及時晾干,或者盡量使用鐵筷子。
對于黃曲霉素,除去霉變部分再食用仍有風險,那么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如何避免黃曲霉素中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