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抑郁癥,自然而然就會聯想到是一種精神疾病,但一項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抑郁癥不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因此抑郁癥患者除了重視藥物治療外,還應該加強心理治療、食療等方面的干預,這樣才能使疾病盡快恢復。
抑郁癥不是精神疾病是全身性疾病
由西班牙格拉納達大學(UGR)領導的一個國際性研究團隊首次系統地證明,抑郁不只是一種精神疾病——相反,它會導致氧化應激的顯著改變,因此它應被視作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因為它影響到了整個機體。
這是研究者首次針對抑郁癥患者的軀體改變進行詳細的研究。該研究探討了個體氧化應激參數(特別是丙二醛[MDA],一種衡量細胞膜氧化損傷的生物標記物)的增加與抗氧化物質(如尿酸、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減少之間的失調研究顯示,相比于健康對照,抑郁患者MDA水平顯著升高,抗氧化劑尿酸及鋅水平降低,而抗氧化增強酶(SOD)升高。在接受常規抗抑郁治療后,患者的MDA水平降低至與健康人相同,同時鋅和尿酸水平升高到正常水平,而超氧化物歧化酶無此變化。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變化的影響均不局限于大腦,而是累及全身。
研究者、美國Zucker Hillside醫院的Christoph Correll博士等共納入了29項研究,涉及3961人,其中抑郁患者2,477人,健康對照1,4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