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治療原則:除冠心病的基本治療外,治療重點在改善冠狀動脈供血及減輕心肌耗氧,制止心絞痛的發作及防止其復發。
一、冠心病基本治療
(一)合理飲食 飲食總熱量不應過高防止超重,應避免進食過多的動物性脂肪和富含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奶油、肝、腦、腎等內臟和骨髓、魚子、蛋黃、椰子油等。超重者應減少每日總熱量,并限制糖類食物。飲食宜清淡,多進富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如瘦肉、豆類及其制品等,并盡可能以豆油、菜油、麻油或玉米油作為食用油。廣東省中醫院心血管病專科李松
(二)堅持適量的體力活動 體力活動量需根據原本身體情況而定,要循序漸進,不宜勉強作劇烈運動,對老年人提倡散步做保健體操和打太極拳等。
(三)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 應注意勞逸結合,生活規律,保持心情愉快。
(四)其他 提倡不吸煙,可飲少量酒。
(五)控制易患因素 如患有糖尿病、應及時控制血糖,包括飲食控制。Ⅱ型糖尿病的降糖藥物應以不引起高胰島素血癥為宜;如有高血壓則應給降壓藥,使血壓降至適當水平,如有血膽固醇增高,則應控制高膽固醇適當給予降脂藥物。
二、終止心絞痛發作 應立即停止活動,舌下含化硝酸甘油0.3-0.6mg1-2分鐘即能緩解;含化二硝酸異山梨醇5-10mg,則5分鐘有效;副作用有頭昏、面紅、心悸、偶有血壓下降,因此首次用藥,應平臥片刻,必要時吸氧,青光眼忌用。
三、預防發作 常用藥物有硝酸酯,β受體阻滯劑及鈣離子阻滯劑。
(一)硝酸酯制劑 主要作用為擴張靜脈減少回心血量,減輕心臟前負荷,心肌耗氧量減少;擴張冠狀動脈,改善缺血區心肌血供。在預計可能誘發心絞痛的活動前半小時,舌下含硝酸甘油0.3-0.6mg,可預防心絞痛發作。1-2%硝酸甘油軟膏涂于皮膚上逐漸吸收,適用于夜間發作的心絞痛,臨睡前涂藥可預防發作。
(二)β受體阻滯劑 抗心絞痛的作用主要通過減弱心肌的收縮力,減慢心率,從而降低心肌耗氧量,適用于勞力性心絞痛,但不宜用于變異型心絞痛病人,因可誘發自發性心絞痛。
(三)鈣拮抗劑 對冠狀動脈的擴張及解痙作用較硝酸甘油強而持久,控制自發性心絞痛是最有效。
(四)其它藥物 其它的冠狀動脈擴張劑可改善心肌供血、抗血小板聚集藥物可降低血管病性死亡和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率。
(五)中醫中藥 主要用芳香溫通、活血化瘀、理氣止痛治則。
四、介入治療 經冠狀動脈造影證實冠狀動脈狹窄程度在75%以上而管腔尚未完全閉塞,長度<15mm的病變,左室收縮功能正常,運動試驗陽性,病史較短的穩定型或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均可進行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的治療。PTCA是將帶有球囊的特制導管插入置于狹窄部位,通過球囊的機械壓力擠壓斑塊使其碎裂,病變血管壁組織伸展延長,血管內徑增大,血流增加,心絞痛發作可減少或消失,近期療效良好。并可植入支架以維持療效。
五、病因治療 尋找治療誘發和可能加重心絞痛發作的原因和疾病,如高血壓、貧血、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控制易患因素,肥胖者減輕體重,吸煙者戒煙。避免飽餐、發怒和情緒激動。穩定型心絞痛心功能較好者可適當的體力活動。
六、外科治療 經積極內科治療不能控制的心絞痛可考慮主動脈-冠狀動脈旁路(或稱搭橋)手術,常用大隱靜脈與主動脈根部和冠狀動脈狹窄處遠端相吻合接通血流,術后大多數心絞痛緩解或明顯減輕。手術死亡率與病情有關,一般低于5%。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