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腦供血不足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這種疾病,越來越傾向老年化,對于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人們一般采用的是藥物治療,尤其是抗血小板聚集,安全性比較好,下面介紹文章就是,抗血小板聚集可以治療腦供血不足。
抗血小板藥物主要包括阿司匹林(Aspirin),噻氯匹啶(ticlopidine),氯吡格雷(clopidogrel)等,其中阿司匹林用于臨床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療效研究較多。通常選擇在疑為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所致的TIA患者卒中的預防和治療,研究表明數種不同的抗血小板藥可有效預防和治療腦血管病患者的卒中和其他血管意外,常用抗血小板藥物有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兩藥合用有顯著地相加抑制聚集的效果。
最近的一項研究報告把19436例發病48 h以內的腦梗死患者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給予阿司匹林300 mg,另一組則不給阿司匹林,2周后結果為:給予阿司匹林組比末給予阿司匹林組的缺血性腦卒中再發者顯著減少,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半年后,阿司匹林組較未給予阿司匹林組恢復好,顯示阿司匹林可改善預后。國內也對21106例急性腦梗死進行了阿司匹林治療效果的研究,顯示阿司匹林可明顯減少卒中的再發率,且不增加出血性卒中。
多個研究結果推薦:非出血性梗塞且未進行溶栓和抗凝治療的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應在發病48小時內盡早使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其推薦劑量為:100一325mg/d。腺苷受體拮抗劑噻氯匹啶主要抑制二磷酸腺昔(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在增高PC12水平的同時可降低TXA2的水平,比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更強。因此,這類藥物在缺血性卒中預防中的應用已受到廣泛重視。氯毗格雷與噻氯匹啶化學結構類似,能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
研究結果顯示,氯毗格雷在降低缺血性卒中血管病變方面,略優于阿司匹林,使發生缺血性血管病變的相對危險度降低8.7%,不良反應比阿司匹林更少,可用于對阿司匹林無效或不能耐受的患者。與阿司匹林不同,奧扎格雷只阻礙TXA2的合成,而有利于PC12在內皮中的合成。日本曾對598例腦梗死急性期的患者分別使用奧扎格雷和尿激酶,結果表明奧扎格雷較尿激酶更安全有效。目前正在開發更為有效的抗血小板藥物,其中最具希望的是血小板糖蛋白受體拮抗藥。臨床應用的有3類:單克隆抗體、膚類和小分子物質。
抗血小板聚集治療腦供血不足的知識以后,腦供血不足病人,在生活中除過傳統藥物治療以后,另外在飲食上保持清淡,多吃含有葉酸的食物,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尤其是一些老年,可以早晨起來慢跑,也能夠增強身體的體質。
相關文章
免費提問